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锰硅期货助力传统贸易格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时间:2025-02-14 来源:中信期货宁夏分公司

一、背景分析

锰硅合金作为钢铁冶炼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对于提升钢材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锰硅合金行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行业,主要原料锰矿90%以上依靠进口,且下游用户主要为钢铁行业,行业受到上游矿山和下游钢厂两头挤压。

在锰硅上下游产业链中,贸易商是传统的弱势群体。钢厂主要以招标的形式采购,掌握着绝对的定价话语权。贸易商向下游钢厂销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招标价格不透明、贸易商之间互相竞争压价、钢厂付款周期较长等问题,与此同时,贸易企业在向上游合金厂采购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如成本变动、市场供需、政策变化等最终影响价格波动的诸多风险,这些因素不断压缩着贸易商的利润空间,所以传统的“背靠背”贸易模式收益越来越低且风险越来越高,“做库存”的贸易方式也风险较大,因此传统贸易企业迫切需要风险管理来扩大贸易规模、提升经营效益、保障自身稳健经营。

二、解决方式及案例

基差贸易是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主流的贸易模式,通过将基差贸易引入铁合金产业可以有效满足贸易企业需求。随着铁合金期货逐渐深入产业,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开始认识到期货套期保值的重要性,基差贸易也成了贸易商的必修课,基差贸易正在使我国铁合金产业传统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基差贸易是指由买卖双方以“期货+基差(升贴水)”的定价方式签署贸易合同并以实物交收方式进行履约的交易活动。基差贸易的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确定具体成交价格,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对合同标的物进行实物交收,并规定以该标的物期货价格为基准,加上双方事先约定的基差(现货和期货价差),确定销售价格进行货款结算。

中信期货在宁夏、内蒙古等铁合金主产区设有分支机构,耕耘铁合金产业多年,服务过多家铁合金产业链头部企业。中信寰球商贸作为中信期货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于2017年开始介入铁合金的基差贸易,通过多次实践将基差贸易的概念引入到铁合金行业。

A企业是贸易企业,此前未参与过铁合金业务。2022年前后,A企业在中信期货的引导下,逐步开始介入铁合金基差贸易,在扩大贸易规模、获取基差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以下是A企业一单锰硅基差贸易业务的大致情况。

2022年11月,SM2301合约在经历了一波震荡下跌之后有反弹之势,此时盘面价格来到了7100附近,而此时的合金厂现货报价在6600元/吨左右,基差为-500。经测算,从宁夏发往江苏交割的运费为260元/吨,交割费用为30元/吨,从11月中旬到次年1月交割的资金成本为50元/吨,A锰硅贸易企业的综合交割成本为340元/吨。A企业判断基差贸易入场时机已成熟。

2022年11月23日,A企业在后续15个交易日内累计开仓1781手空单,平均点位7508,并在合金厂现货报价7000元/吨左右的时候向宁夏某锰硅厂家以7058元/吨的价格采购现货8905吨,提货方式为工厂自提。采购完成后,该企业对外销售报价为:SM2301-350。

到了2022年12月14日,当天合金厂现货报价为7500元/吨左右。此时有下游企业B向A企业采购5805吨,采购价格为7388元/吨(7738-350),A企业以7738的价格平仓1161手。12月19日,当天合金厂现货报价为7300元/吨左右。下游企业C向A企业采购3100吨,采购价格为7050元/吨(7400-350),A企业以7400的价格平仓620手。

回顾这笔基差贸易业务,A企业2022年11月23日入场时基差为-450(7058-7508),即为采购基差。到了12月19日,该企业现货全部售罄,销售基差为-350,基差收益为【-350-(-450)】=100元/吨,总收益为【100元/吨*8905吨】=890500元。

A企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既获得了89万的盈利,又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共赢,在掌握了基差贸易的原理之后逐步扩大了贸易规模,保障了A企业日常稳健经营。

三、成效及各方评价

相比于传统的一口价定价上下游价格零和博弈的过程,基差贸易具有公开透明、模式灵活、延期定价、降低风险等优势。贸易商在期货价格较高时可以给予上游高采购价格,同时在期货价格下跌时可以给予下游较低销售价格,有助于改变以往上下游谈判时的博弈对抗局面。不少像A企业这样的贸易企业通过基差贸易的方式,高价向合金厂采购,低价向钢厂销售,即使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稳定的盈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方共赢。基差贸易在铁合金贸易中的广泛使用,有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助于铁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可复制推广价值

锰硅行业利用基差贸易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推广价值。大宗商品主要面临的是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以及上下游之间的利润博弈。而基差贸易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多方共赢,既能满足上游高价销售的目的,又能满足下游低价采购的需求,同时给予中间贸易商一定的利润空间,改变传统的定价模式,使得行业定价更加公平合理,行业上中下游都可通过套期保值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随着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深入融合,各方深入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功能,能够更好地解决现货贸易的行业痛点,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效果,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